查看原文
其他

儿童读物教育孩子不说脏话,也需避免过度渲染脏话 | 新京报快评

熊丙奇 新京报评论 2023-05-11
教育孩子首先要有儿童视角。
▲《撞见怪老头儿》一书中,内页人物的对话中,的确有不少粗口脏话。截图来自社交媒体视频
文 | 熊丙奇

据北京时间报道,3月28日,河北保定张先生吐槽,给孩子买的儿童读物中竟出现多处脏话,质疑图书审查不严。张先生称,整篇文章本意可能是提倡不说脏话,但这种写作方式还应该再斟酌一下。该图书出版社所属出版集团回应,文章本意是教育孩子不说脏话,图书编写时考虑不全,未来可能不再出版。
对于出版社的回应,有网友表示理解,但还是有不少网友不认同、不接受,认为在儿童作品中就不应该有脏话,这会教坏孩子。
确实,儿童作品应该考虑孩子模仿的天性,坚持不说脏话,在构思教育孩子不说脏话的故事情节时,要有儿童视角。对于儿童作品中确因情节需要,而出现的极个别脏话,需要出版机构加强伦理审查,评估其可能对儿童产生的负面影响,同时也要对家长做出适当的阅读指导提醒。
据报道,该书本名为《撞见怪老头儿》,该儿童作品的主人公“我”,是一位父亲,得知孩子在学校突然经常说脏话后,在孩子的书包里发现了一根蓝舌头。原来只要装上了蓝舌头,便会“出口成脏”。文章主要讲述了“我”装上蓝舌头后的狼狈,以及最终将制造蓝舌头的人绳之以法的故事。
因此,从作品的立意看,这应当不是教孩子说脏话,而是告诫孩子不能说脏话。作品的整体立意并无问题,但作品是否有必要多次出现脏话,值得商榷。
家长的不满可以理解,因为这些脏话出现在作品中,很可能让缺乏识别能力的孩子,把其当“时髦语”模仿,最后反而没有起到教育的效果。近年来,媒体就时常报道有的孩子模仿小说、动画中的危险动作而发生安全事故,引发舆论关注。
教育儿童不要说脏话的儿童读物,采取“欲扬先抑”的方式,对于成人阅读者来说,没有什么问题,因为成人有判别是非的能力。但对未成年人,尤其是低龄孩子来说,则需要谨慎。这一儿童读物的问题,不在于用了脏话,而在于多处多次用脏话,这会强化孩子对脏话的感知,其中有些段落使用的脏话,其实是可以避免的。家长不满的也是这一点。
这就需要作者和出版机构,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出发,调整行文方式,修改、删除不必要、过度渲染的脏话,用其他文字替代。这可能会影响表达的感染力,但做到了作品的完整性和适合幼儿阅读的平衡。
另外,对于儿童作品中因情节需要可能出现的一两句(而不是多处多次)脏话,家长和读者也要给予理解,而不是简单地全盘否定。
教育孩子讲文明,不说脏话,这无疑是正确的,但若将孩子置于一个没有一句脏话的环境中,却可能并不现实。这就需要家长在孩子阅读时,加以指导,让孩子有对说脏话的正确认知,这也是家长应该履行的监护职责。
概而言之,保护未成年健康成长,给孩子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,需要出版机构与家长各司其职——为孩子出好书,让孩子读好书。
撰稿/熊丙奇(教育学者)编辑/徐秋颖校对/陈荻雁
‍推荐阅读:

“万亩”林场主人跪地求水,真相是什么?| 新京报快评

谁在开发“一键脱衣”这种龌龊的App?| 新京报快评

独子离世留57万房贷,老父亲一定要还吗?| 新京报快评

“字小如蚁”的药品说明书,也需要适老化改造 | 新京报快评

上调韭菜农药残留标准,不妨多些解释与说明 | 新京报快评



点击下方公号名片,阅读更多精彩观点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